首页 | 注册 | 登录 今天是: 2024-12-24 星期二
首页 > 找资讯 > 资讯详情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创新“N+模式”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纵深发展

2022-4-21  来源: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

近年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句话方针”为指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N+”模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地方经济发展和消防主责主业深度融合,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纵深发展。

组织领导+规划部署,夯实民族团结保障基础。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大队党委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责任目标和内容纳入大队总体工作目标,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成立以大队主官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大队主官统筹部署、分管领导亲抓落实、全员自觉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规划部署。制定《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责任、工作内容、实施途径,召开党委会、专题会、推进会10余次,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有序推进实施方案变成现实。建立创建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将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监督检查范围,由领导小组不定期对工作进度、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多样教育+宣传引导,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一是加强多样教育。大队坚持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主线教育,紧紧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守护壮乡民族情”的目标,丰富教育方式,大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事迹的学习,提升消防救援人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定期开展民俗分享会、民族语音学习会、民族知识竞赛、民族美食节等各项活动30余次,搭建各民族队员友好沟通交流的桥梁,营造各民族队员之间互相尊重民俗习惯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宣传引导。借助营区LED屏、红门影院播放爱国影片、民族团结影片,培养消防救援人员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团结意识。依托宣传专栏、走廊展板等载体,制定含民族团结知识的标语、板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展示各民族的民情和民俗。邀请专家学者“走进红门”,为消防救援人员讲述各族人民在党的团结带领完成民族解放和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组织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壮民俗展览馆等践学活动,了解民族发展历史,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维护壮乡消防安全的决心。

为民服务+惠民帮扶,巩固民族团结坚实基石。一是加强为民服务。大队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如磐初心,发挥专业优势,坚决完成重大节假日和活动的保安及中考、高考的执勤任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稳定的消防环境。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精心制作各类壮乡版消防安全知识手册和宣传手册5份并发放15000余册,制作壮话版消防宣传视频2个并在辖区公众场所播放约1200小时。深入少数民族聚集地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及疏散演练30余次,普及消防安全常识,提高群众火灾防控能力和火场自救逃生技能。二是强化惠民帮扶。大队始终坚持在元旦、国庆、春节等特殊时期走访慰问辖区困难户、低保户、孤寡老人、贫困学生,与他们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消防“小礼包”等,让他们感受到消防救援队伍的温暖。及时响应号召,自发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累计献血100余人次,为生命接力。积极参与抗旱送水志愿服务活动,为干旱缺水群众送去生命之水1千余吨,缓解群众的燃眉之急。主动参加慰问福利院老人、植树造林、清扫街道、疏通河道等活动,用行动践行“人民消防为人民”的宗旨。

消除隐患+实战练兵,提升民族团结保障能力。一是加强火患消除。大队积极融入、主动作为,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认真开展消防安全监督检查,从严整治火灾隐患,自 2021年以来共计检查各类场所1325家/次,发现火灾隐患2654处,整改火灾隐患2576处,下发《限期责令整改通知书》135份,约谈12次,临时查封1家,真正做到了敲警钟、绷紧弦、防风险、遏隐患。着眼防大火、控小火,紧扣重要时间节点、节假日活动开展打通“生命通道”、清除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遏制“小火亡人”等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30余次,清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问题,净化了壮乡消防安全环境。二是强化训练演练。按照“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队伍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炼什么”的方针,紧贴实战,突出体能、技能、智能训练,注重训练质量,创新训练方法,加强科学设施和技术的引入,营造真烟、真火、真景的实战训练场景,提升守护壮乡消防安全的能力。经常性对辖区各场所开展熟悉演练,做到情况熟、任务清,缩减战斗行动中不必要的环节,充分发挥战斗能力,取得最大的灭火效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应急救援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及财产的损失。2021年以来修订和完善辖区重点单位预案50余份,组织开展各类场所“六熟悉”120余次、消防演练70余次。